10月4日下午,河南洛陽老君山,秋風蕭瑟伴著小雨飄落,看楓林秋景返回的游客等候在索道口排隊,數千人的隊伍,排隊等候需要兩到三個小時,再加上登山的勞累和秋雨的涼意,讓人感到饑寒乏力。經景區商量,工作人員在索道口支起大鍋,老
米拉山口即318國道經過米拉山時的山口,海拔5013米。這里是林芝和拉薩的地理交界處,而由于米拉山海拔較高有隔絕效應,山口東西兩側景色完全不同,東側是綠植茂密的林芝,西側則干旱蒼涼,反差極大。 游客來到米拉山口一般是走3
場館占地800多平方米,內有30余座名人蠟像,包括了政治、體育、影視娛樂、科學技術等各個領域的世界著名人物。所有蠟像都是由石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歷時三年精心打造,每尊蠟像成本都在10萬元以上,人物栩栩如生,十分逼真。共設蠟
文殊殿位于立雪亭東側,面向西,與普賢殿相對。內供文殊菩薩,座下騎青獅,左右塑二童子像。殿內靠北壁玻璃柜內供有“達摩面壁影石”,高三尺許,光滑如卵,為后人摹刻。殿外檐下懸一鑄造的鐵云板,是寺里作齋朝拜的工具。
湘江,湖南最大河流,為長江主要支流之一。發源于廣西東北部興安、靈川、灌陽、全州等縣境內的海洋山,上游稱海洋河,在湖南省永州市區與瀟水匯合,開始稱湘江,向東流經永州、衡陽、株洲、湘潭、長沙,至湘陰縣入洞庭湖后歸長江。湘江是
距離成都市區約60公里的新場古鎮,保留了很多川西傳統民居。古鎮的房屋大都為清朝、民國時期建造,古色古香的老建筑被完好的保存下來。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李氏舊宅、福臨社、天主教堂、福音堂、璧山寺等。新場古鎮在清康熙年間,就有外省
神龜峽水深數十米,兩岸山高50多米,沿途懸崖峭壁,突兀奇峰,兩岸風光原始古樸,美不勝收,優于大寧河,勝于小三峽,是度假休閑的好地方。 庫面忽寬忽窄,兩岸曲折多變,交叉閉鎖、隱現有度,旅游中,時有似完未完、欲止不止的感覺。
四渡河大橋地處湖北宜昌與恩施交界處,位于湖北巴東縣野三關鎮四渡河,坐落于鄂西武陵崇山峻嶺中,是目前中國在深山峽谷里修建的最大跨度懸索橋。 大橋全長1365米,由長1105米的大橋和長228.9米的路基組成。其中,大橋主跨
江嶺地處婺源縣最東北,南臨曉起,東接溪頭。這里的油菜花田不是平地上的,而是沿著山坡一層一層的梯田,到了3、4月份油菜花開,呈現出婺源風光最優美的一面。山腳下的油菜花田里扎著許多造型有趣的稻草人,許多游客在山腳下就不亦樂乎
千家峒景區位于江永縣城北11公里的千家峒瑤族鄉,是全世界瑤胞尋根訪祖的圣地,被稱為“瑤族古都千家峒”。千家峒由上、中、下峒三個盆地組成,四周被崇山峻嶺環抱,總面積200平方公里,有8萬畝原始次生林,僅有“穿岸”唯一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