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原名長春園。三面環水,北有文峰塔,東毗紡織博物館,以綠蔭為主,造景與借景結合,是以田園神韻取勝的公園。園中有湖,湖畔有“長春樓”,供游人小憩品茗。園內遍值花木,有牡丹園、杜鵑園、櫻花園等,常有新郎新娘特來此佳境攝影留
湖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尤以馬王堆漢墓文物、商周青銅器、楚文物等最具特色。馬王堆漢墓陳列是湖南省博物館的基本陳列。陳列館里,展出有薄如蟬翼的素紗單衣、完好無損的印花綿袍、各種精細秀麗的刺繡、光澤鮮亮的彩繪漆器以及精美細
江陰是自古兵家必爭之地,這里江面短窄,水流平緩,號稱江海門戶,鎖航要塞,是南北兩岸渡江的首選地,歷來戰爭不斷,其江陰要塞是吳淞口后的第二道由海入江的江防咽喉。江陰要塞軍事文化博物館,即為紀念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博物館內,
夏天來臨安赴一場綠色的清涼盛宴臨安擁有76.55%的森林覆蓋率,高山、森林、瀑布、溪流使得臨安有著豐富的避暑納涼資源,而臨安的景點和鄉村大部分處于海拔500-1300米的山地,夏季的溫度要低于都市。每到夏季來臨,臨安的山
無錫太悅溫泉位于原靈山元一溫泉的位置,溫泉水源自于地殼斷層深處,是地下熱巖漿經過幾十年的演變、滲透,最終轉移到地表。溫泉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特殊化學成分,不僅對多種疾病均有療效作用,而且有保健、美容、護膚、療養
江南古運河匯集了環城古運河和清名橋兩條水陸旅游路線,從古城順水而行,可以欣賞到無錫現代的城市風光,還能感受到不同主題的人文自然景觀。而位于南長橋至清名橋一段的古運河,因為相對河段更加狹窄、歷史悠久,所以又“水弄堂”之稱。
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距今已有6000年的歷史。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半坡遺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體墓地、各種生產及生活用品等遺跡遺物,向我們生動地展現了6000
白龍潭在紅石峽景區內,與黃龍潭、青龍潭、黑龍潭、臥龍潭、眠龍潭、醒龍潭、子龍潭、游龍潭一同構成九龍溪。白龍潭之上便是白龍瀑,白龍瀑地處云臺山西南大門附近,被稱為“迎賓第一瀑”。白龍瀑之水落入白龍潭中,激起陣陣水花,更為這
絕版廊橋,八百年婺源彩虹橋彩虹橋建在清華村與畢家墩最佳河面上,兩村依山傍水,景色如畫,橋上游是筆架山,橋下游筑一道石壩,形成美麗的小西湖——留住水,留住財。廊橋與村落、青山、碧水、驛道構成了中國最美的水墨山水畫。尤其是晨
安岳石刻,始于南北朝(公元521年前后),盛于唐、五代和宋。距今已有1300年歷史。安岳縣是目前中國已知的中國古代佛教造像遺址最集中的縣,目前已發現歷代石窟造像200處,造像10萬余尊,其中尤以唐代造像的宏偉和宋代造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