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東省濟南市郊區北部,黃河南側。源于濟南西郊睦里閘,納玉符河下游分流之水,東西向流至濟南北園,又匯市內諸泉,流經歷城、章丘,鄒平等地,由羊角溝入海。該河唐以前為濟水殘渠,金時劉豫疏導入海。小清河風景秀麗。流水潺潺??
抗日山,原名馬鞍山,海拔173米,位于連云港的西北邊,距市區較遠,是緬懷先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地方。1941年-1944年間,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二旅,以及濱海軍區的廣大軍民曾四次興工為死難烈 士樹碑建塔,抗日山由此得名
佑民寺是中國古代著名寺廟,佛教禪宗“洪州禪”的發源地。坐落于南昌市八一公園北面,東湖東岸。始建于502-519年(南朝),原為豫章王蔚綜之師葛魚單捐獻的住宅,唐大歷年間,禪宗高僧馬祖道一來寺說法,信徒云集洪州,形成“洪州
三亞是海南最主要的旅游城市,在這里你能吃到最多也最全的海南美食。其中有海南四大名菜:文昌雞、加積鴨、東山羊、和樂蟹在這里盡可嘗到,還有名種各樣的海鮮和熱帶水果盛宴。黎、苗風味的黎族竹筒飯和苗族五色飯也可以盡情品嘗。南山文
泥淤泉又名印度泉,位于濟南南部山區柳埠鎮淤泥泉村。泉因多次被山洪沖擊的泥沙淤塞,經挖掘復又成泉,故稱淤泥泉。泉池在街道旁,有3個水脈相通的石砌方井池,主泉居東,深10米,底部有洞深不可測,傳通于東海,俗稱“海眼”,水勢旺
丁石古村丁石古村全景 丁石古村旁邊的唐代官道——路面現在還保留下曾經馬蹄、車子留下的印跡,還有旁邊石壁上的的交通碑,無不暗示這里曾經是條十分繁華的交通要道。這條路正是唐代把中原的食鹽運往世界各地的必經之路!云丘山馬壁峪
八云塔又稱“瑞光寺塔”。唐景龍二年(708)中宗李顯敕建瑞光寺,建塔于寺中。唐詩描述瑞光寺:松門山半寺……繚繞藤軒密,逶迤仰徑涂。(《寄瑞光寺真空禪師》,《贈瑞光寺瑩上人》)宋太平興國三年(978),瑞光寺改建為崇明寺,
高淳區位于南京市南端,被譽為南京的后花園和南大門,是世界慢城聯盟授予的中國首個“國際慢城”、國際慢城聯盟中國總部所在地,華東地區特色現代都市農業基地,長三角地區重要休閑旅游目的地,亦是長三角地區制造業服務樞紐和高端制造業
九女墳位于宿州市墉橋區褚蘭鎮夏疃村墓山孜北坡,是一座東漢晚期的畫像石墓。1961年公布為安徽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九女墳是安徽省迄今發現規模較大,保存比較完好的東漢晚期畫像石墓,是研究東漢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歷史的重要
天平山在蘇州市區西邊15公里處,是范仲淹的先祖埋葬地,和范氏相關的人文景點主要集中在山腳。天平山海拔201米,山雖不高,但有點險峻,爬起來很帶勁。每年10-12月紅楓節時,斑斕秋色總能吸引無數長槍短炮。天平山山腳有好幾個